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
“未来工程师”项目是一项已经开展了近15年的大型公益性质的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8年5月19-26日,由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
在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STEM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区内中小学校自主报名参加此次竞赛,经过学校自主报名、竞赛主办单位初步审核等环节,海淀区有15支学生小组入围此次竞赛活动的“爱创造智能作品项目”决赛。
本次竞赛的“爱创造智能作品”项目,也是“第二届内地及港澳青少年STEAM创客挑战赛”的选拔赛项目。该项目着重通过参赛作品体现创新探索的态度、动手实践的文化、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及对技术的极致钻研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经过学生们紧张激烈地现场展示与答辩,海淀区在此次竞赛活动中取得佳绩!
小学组
一等奖: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海淀实验二小
二等奖: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海淀实验二小
三等奖: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两组)
中学组
三等奖:理工附中、北航实验学校
高中组
一等奖:人大附中、清华附中
二等奖:理工附中、五十七中
三等奖:一零一中学、五十七中、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学生在“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开幕式
比赛盛况
小学组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四组学生分别向现场嘉宾与评委介绍了各自的作品:《智能输液器》、《自行车安全转向警示头盔》、《多场景智能遥控台灯》、《智能家居系统史努比》;
海淀区实验二小的两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智能垃圾桶》、《自动发纸机》。
小学组比赛盛况(组图)
中学组
北航实验学校的作品是《智能分类系统》,他们的作品主要应用在垃圾分类这项工作;
理工附中的作品是《自动捡球机器人》,他们的作品主要为了解决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大量的乒乓球需要人工捡球的问题,利用自动捡球机器人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效率。
中学组比赛盛况(组图)
高中组
◆ 五十七中学:《树莓派与自动灌溉系统》、《自动化事故检测与信息实时共享系统》
◆ 理工附中:《支持大图形绘制与可视化编程的绘图车》
◆ 清华附中:《解决行动首先问题的手势控制移动平台》
◆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智能上楼梯机器人》
◆ 人大附中:《<孟德尔的豌豆物语>:模拟科研环境的教育学游戏》
◆ 一零一中学:《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设计》
高中组比赛盛况(组图)
参加比赛
在比赛现场,采访了各校参赛的学生与指导教师,他们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想。
学生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
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眼界,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经过开始的构思、调研、设计、硬件组装、程序编写等系列的准备,多次的调试,到最后一个完整作品的呈现,都与小组成员的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这次参赛的过程,也是自我历练的过程,让我们收获了创新、团结合作、坚持不懈。
指导教师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
我们组织孩子参加这样的高水平竞赛,一方面希望孩子们取得好成绩,对孩子有所激励;另一方面也把它看作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是给学生的另一种学习形式,孩子在人际交流、语言表达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也很感谢中国教科院能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学生
理工附中
接到老师的比赛通知后,我们非常兴奋,跟老师交流了我们的想法,加班加点整理了自动捡球装置制作过程的相关材料,拍摄视频,做PPT和展板。来参加这个比赛还是很激动的,也有些小期待,一方面分享了我们自制的作品,另一方面跟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既展示了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在整个准备和比赛的过程,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比赛的紧张,比赛后的成就感,收获很多。
指导教师
北航实验学校
这次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评委会根据学生作品提问,有些问题是没有准备到的,所以要求学生对作品非常熟悉,前期的准备要非常充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学生
五十七中学
我们这次有两个参赛队,一组是高一学生,一组是高二学生,我们利用课后时间,与小组同学反复沟通与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修改完善我们的作品。在遇到困难时,指导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指导教师
一零一中学
我们学生这次的参赛作品,是在前期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新组队、完善修改作品,这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锻炼。因为有了选修课程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与困难时,才能自主地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STEM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在组织此次参赛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研究中心的柯珊、钟建业、金文,技术部的王立辰等老师在此次工作中付出了辛苦和努力。
海淀区师生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展示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水平、美观性以及现场展示与交流,在大赛的平台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共同交流、互相学习,在取得佳绩的同时,学生们决心要继续完善改进自己的作品,对创造发明更多有趣的智能作品充满兴趣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