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出炉

时间:2017-04-16 21:1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首都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总体将保持稳中求进,具体有四点值得关注。

  今年北京市将继续于5月1日正式启动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5月8日至31日完成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工作。

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出炉

2017义务教育入学四点关注
  1.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2.过道房不作为入学资格
  3.小升初取消“推优”,降低特长生和寄宿生招生比例
  4.市级统筹首次写入入学意见
  关注一: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今年北京市幼升小将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届时,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稳妥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将加大对入学条件联审力度,对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要求的将实施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的将实施多校划片。将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办法。此举也将进一步增加学生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

  在小升初阶段,各区将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生分布、学校规模等因素,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学校服务范围,根据学生志愿进行派位入学。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在学区内随机派位入学,保证每位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

  关注二:过道房不作为入学资格

  今年,北京市将强化部门联动审核,区教委将联合街道、公安、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查入学资格。特别是针对实际居住地的审核,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所有的过道房将不能获得入学的资格。

  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又会同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明令强调三个“一律不”,即过道房一律不能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不准上户口、不作为入学资格。以此提醒广大家长,要谨慎购买过道房。
  关注三:小升初取消“推优”,降低特长生和寄宿生招生比例

  今年小升初,北京市将按照教育部“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逐步降低特长生比例”的规定,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今年全市取消推优入学。同时,将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要降到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除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同时,各区教委还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

  今年各区小升初将取消推优入学,同时初中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专家分析,应理智看待通过特长生升学的途径。通过减少特长生招生这一变化引导学生特长培养回归本质。特长生比例的降低也引导家长从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角度来培养特长,不能将特长作为择校、升学的敲门砖。
  此外,今年小升初阶段北京市将降低公办寄宿制招生比例,全市统一公办寄宿招生时间,严格执行寄宿招生录取名单公示制度。
  取消推优、降低特长生比例和寄宿制招生,意味着将释放更多的优质学位用于派位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关注四:市级统筹首次写入入学意见

  两三年内城六区新增一批优质学校;支持城六区帮助远郊区一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新建一批优质学校。今年义务教育入学意见首次新增了加大市级统筹力度的内容表述。这将意味着本市将在以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市级层面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布局均衡。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重点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布局,力争两三年内,新建10所优质校。

  2017年,城6区将启动加大对一般学校的精准扶持,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2017年,城6区还将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
  专家认为,北京市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机会,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
  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政府行为予以保障。

  (二)坚持区级为主,组织实施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三)坚持免试、就近,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四)坚持程序规范,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入学条件及工作要求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凡年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稳妥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强化部门联动审核,区教委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特别是对实际居住的审核,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应当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各区教委要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等因素,按相对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学校服务范围,根据学生志愿进行派位入学。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就近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在学区内随机派位入学,保证每位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
  全市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将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
  做好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持有区教委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区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证明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本市户籍对待。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教委协调解决。各区政府按照北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指导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公布实施细则。各区应建立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联合审核机制。
  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工作。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各区教委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2017年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要降到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
  凡属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按相关规定由区教委协调解决。
  对持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指导做好区域间和区域内统筹,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两三年内城六区新增一批优质学校;支持城六区帮助远郊区一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在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密集地区新建一批优质学校。
  实行计划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各区要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各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招生计划。
  加强学籍管理。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
  杜绝违规操作。各区教委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坚决治理乱收费;坚决禁止任何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举办各类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培训班;坚决禁止学校私自招生;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考试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坚决禁止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认真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依法严肃处理违规违纪事件。对违规违纪事件在依法处理前要及时通报。
  各区教委是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主责单位,要统一组织入学工作,加强对本区义务教育学校入学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入校就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市区教委和教育督导室将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开展重点督导检查。
  各区教委要依据本意见精神制定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报区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要及时公布当年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性质、办学规模、经费来源、服务片区、招生计划及接收学生的结果等信息。做好入学政策宣传,让学生家长了解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政策。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期间,各区要建立特殊情况会商机制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平稳推进入学工作。
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安排表
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出炉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上级主管部门  |  直属机构  |  区内学校网站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

中文域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政务.cn     www.288365.com.政务.cn

邮编:100195 京ICP备17037050号    联系我们:8848730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01号    网站标识码:11010800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