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先生在为《教育唯真》一书所作的序中,这样阐释教育的真、善、美:
教育的真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排除一切功利主义,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教育的善就是教师以爱心培育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育的美就是提供师生发展的环境,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教师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使其萌生真善美的种子,就是教育。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传递,文化的传承。教育者对学生有真善美的体现,学生也会把这种真善美再传递给其他人。所以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养成习惯,唤起真挚的情感,这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我特别喜欢前一段时间看到的一个小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
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
这个故事恰好对应了泰戈尔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日本的教育家也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在乎沙滩上每一条小鱼的生命的男孩所拥有的情怀。如果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其道德评分或许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文情怀,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
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又何谈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我们身边的动物和环境。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以及丰富高贵的灵魂。
作者:陆云泉(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