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如何理解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办学特色最应该在哪方面着力?
学校的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管理之类的词语已经存在于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体系之中,而且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一些做学校文化的公司也绞尽脑汁为学校提炼特色,并想方设法结合当地的情况表征出来,从内涵到外观让人“全方位”感知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特色”。
这是今天学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尽管对于“学校特色”的理解各不相同。
“学校定位”是积极获取一种“心智资源”的有效路径
大约是1996年,我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做“主体教育”。记得当时中国教育学会向全国宣传推广了6个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模式,有主体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为此,我和老师们都特别兴奋。我们默默做了6年的实验,被列入六大模式之一,这是莫大的肯定。
可是,我们实验的设计师、北师大教授王策三却并不认可。他非常冷静地说,主体教育和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不在一个层面上,主体教育旨在唤醒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学校对于教育的价值追求。他再三强调主体教育是内在的变革,是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和探索,而不仅仅是教育形式上的变革。
那时候我也不太懂,很费劲地听着王策三先生那充满思辨的“长篇大论”。但王策三先生的一番话,逐渐让我们再次从教与学的本质、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所在。
今天,似乎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某某教育”。依我看,助推这片繁荣景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地方行政部门的要求。每所学校有特色,每个校长都有自己的思想,所以要总结、提炼、概括,而且一定要找到那个独特的“词”,让它与众不同。
二是科研部门的推荐。科研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会深入到某所学校发现、寻找、创造、解读,为一所学校的“特色”作学理上的分析和诠释,提出“某某教育”。从积极的角度看,它确实推进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定时期也汇聚了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智和力量。
三是学校自身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就是一个鲜明的共同愿景,也会成为学校里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核心载体,对一所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系统发展有很大帮助。比如“童心教育”,当大家眼里没有儿童的时候,学校通过这个概念引导大家建立现代儿童观;再比如“阳光教育”“七彩教育”“多彩教育”,也是为了让学校能够创造更加多样的教育活动。
有一本书叫《定位》,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在今天所有的组织都需要“定位”,寻找如何进入顾客心智以赢得选择的定位之道。由此看来,一所学校的定位,也是积极获取一种“心智资源”的有效路径。通过定位的概念,学校给社会或社区释放一种可见的信号,引起对这所学校的关注。这也是许多学校都在积极寻找一个能够“定位”的词汇的缘由吧。
所以,对于“特色”的追求,我们还是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它对一所学校师生精神的凝聚发挥着很好的价值引领作用。但是,用“某某教育”诠释一所学校的特色,解读这所学校的个性,无论多么有特点,都应该符合三个维度的考量:一是尊重儿童的特点;二是尊重教育的规律;三是要体现这个词汇背后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办学实践表达。
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大家三小”理念引领下的选择
我曾经在中关村四小工作,后来到了中关村三小。记得2009年时,我在中关村四小工作了5年,北京市海淀区要开一个“刘可钦办学实践研讨会”,组织了一批专家帮助提炼办学特色。北师大教授张冬娇一直在跟踪研究中关村四小的发展轨迹,她说四小是一所“儿童在中央”的学校,后来我又改成了“儿童站在正中央”。确实,中关村四小的一切工作都是“将儿童置于学校的中央”,老师服务学生,管理服务师生,家长服务学校,一圈一圈,彼此传递服务、传递感动。当时,提出了好几个概念,比如“同心圆”“本真”“原点”等,可我总觉得这些词汇不能涵盖学校发生的一切,所以我都没有用。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是——“创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场域”,这是学校的本质所在。
6年前,我到了中关村三小。因为三小已经很优质,如何走向卓越,如何建立一所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成为当时的重要课题。在许多次的座谈会中,大家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如何实现学校的绿色发展——我们的师生需要“慢下来”,需要给师生更大的自主空间等等,所以“绿色教育”“慢教育”“适合教育”等词汇又一股脑儿冒出来。这些都有道理,可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缺了点什么,同样不能表达学校正在和应该发生的一切,反而会局限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后来,选择了“大家三小”作为我们共同的愿景,希望以此唤起师生对于学校大家庭的热爱,激发每个人的进取心,成就每个人的“大家气度”和大格局、大视野。再后来,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大家三小”办学理念之下的选择。
比如我们的新校区建设。当时,设计师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的办学理念是什么?我就给他讲“大家三小”的含义,恰好这块地形是正方形的,于是就选用了福建土楼的概念,做了基本的楼型,但又不是全封闭的,而是打开的半圆,表达学校的“开放”以及与社区的“相融”。
“大家三小”成为我们团队的一个愿景、精神符号。它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学校;二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学校,需要每一个人的进取心;三是成就每一个人的学校,通过学校的课程、活动的设计,让每一个人拥有大视野、大气度以及开放的情怀。
变化最大的还有学校组织模型的变化。新校区一共有4个“校中校”,每个校中校有16个“班组群”,每个班组群里有3个不分年级的班。这样学校管理的最小单元不是“班级”,而是一个“班组群”。每个班组群就是一个家庭式的学习生活基地,有独立的卫生间、楼梯间以及共享空间;还有不同学科的七八位教师以及上百名学生。我们以此引导师生进行交往方式的变革、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形成新型的伙伴学习关系。
在班组群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几个可能不是同一个班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得有滋有味,学长、学弟学妹们在一起彼此互动;这个老师不是班主任,但却是这个孩子的“导师”,学生受惠于更多的老师,老师眼里也有了更多的学生。
我们的校训也是围绕着“大家三小”的概念——“家和成学,知行合一,立天地心”,也是讲学校大家庭、学生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共处,以成就每个人的学习之旅。立天地心中的“心”,不仅是高远目标,更是“理”“规则”,时刻提醒孩子们讲规则、守秩序,做一个文明的人。
我们毕业班学生的“一日住家”,成为每年毕业典礼的保留项目。学校“住”着才是“家”,孩子们对于母校的感恩和眷恋、母校对于学子的祝福和期望都相汇于此刻。
“办学特色”更应该体现在“课程特色”之中
每所学校都应该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开启自己的课程体系建构。但在今天,学校课程自主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算了一下,每周国家课程26学时,地方课程2学时,校本课程2学时,这样一周是30个学时。国家课程的26学时基本上用以完成国家课标和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地方课程大多也是一个区域里共同的内容规定。其实,学校自主空间也就2学时。有的学校通过“长短课”编排,巧妙地“偷”一些学时用于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
可就是仅有的2个学时,确实让一些学校的课由过去的单一化变得如此百花齐放,体现出可以让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许多学校都开设有上百门选修课,由供应的“配餐”到可选择的“自助餐”,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而我们走进一所学校看到的那些课程、成果,基本上是在这仅有的2个学时里生发出来的。我们的孩子能够自主地做点什么,也是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的。比如学校各种各样的社团,比如学校的体育比赛、艺术演出、科技比赛,基本上也是利用假期和放学以后的时间进行的。教师来源不单是学校教师,我们从各个专业团体引进来,让孩子在某个方面能够有所发展。
小学阶段不能让上千名学生都去做同一件事,而应该保持基础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比如某学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如果全体孩子不管性格、爱好是什么,都去学乒乓球,或者只能选学乒乓球,未必就是一种进步。
26学时的国家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基本上没有变,普遍采用的是国家的教材内容,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以及传统的纸笔考试。这里,可以作为的空间很大——如何将国家课程的26学时变成“正餐”,而不是“点心”?现在叫吃点心,吃多点少点,花样多点都没有问题。如果变为“正餐”,如何全面而有营养,既好吃又健康?这可能是未来学校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巨大空间。
在中关村三小,我们已经开始了行动,尽管很艰难。我们叫作“真实的学习”,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家课程的“规定性学习内容”与“真实的生活”建立有机联系。不是另辟蹊径,而是通过真实问题的学习,在语文、数学、科学这些课程中寻求最大的融合,让孩子们有跨学科的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我们每周都有两节90分钟的大课,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在一起共同备课,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以及育人目标最大程度的融合与统一。
文章来源 《人民教育》,2017年第17期,作者系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