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教育应该在人的成长中播种善良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教育应该在人的成长中播种善良

时间:2017-11-23 15:32 人民教育
  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播种,在人的成长中播种“善良”,使人变得更好,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成就他人、服务社会。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在接受《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访谈时,提出上述观点。他认为教育不是外在的使人怎么样,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人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使它生长出来,发展起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校园文化、制度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他也强调“善“的价值引领,以“善”激发“善”,激励师生自主成长、幸福生活。
  2017年2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大礼堂内,一场名为《教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教育思想研讨会正在进行,演讲者正是那位“仰慕圣贤之道,崇尚君子之风”的校长——翟小宁。
  爱、善、生命、温暖、心灵、文化等充满温度的词汇,高频次出现在演讲者翟小宁的报告中。他声音浑厚、高亢而富有感染力,在还有些阴冷的初春,他的额头上甚至出现了细密的汗珠。演讲中慷慨激昂的他似乎与谦谦君子形象有些反差,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校长。
  数日后,在人大附中的会议室里,面对我们的采访,翟小宁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打动他也打动我们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里都有他对教育、生命、文化、管理、为师等问题的理解。
教育要让人看到希望
  《人民教育》:我记得在“翟小宁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您报告的主题是“让生命与使命同行”。为什么用这句话作为主题?您能不能解读一下?
  翟小宁:报告主题我变了好几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教育是为了生命的自由舒展和心灵的光明善好。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我去非洲参加今年的G20国际顶尖校长峰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贫民窟。内罗毕的贫民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路上随处都是污水,房子是板子搭起来的,人口特别密集。我们首先参观了他们的一所学前学校。这所学校也是用板子搭起来的,两层楼,进去以后很暗,必须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才能看清,教室非常简陋。那些孩子眼神中有很多的迷茫和自卑。看到我们去,他们表演了一个节目,有一个孩子打着用废弃的桶做的“鼓”,另一个孩子带领五六个孩子赤脚跳舞,他们的节奏感特别好,表现出很高的音乐素养。
  但是就在这所学校门口,一个用板子搭起来的“门”上画了一棵幼小的树,写着:明天之树种子学校。在那样一个贫民窟里,有了学校好像就有了希望,而且是“明天之树种子学校”。学校有一块很小的空地,几个贫民和孩子在玩耍。一个三四岁的黑人男孩,眼神中充满快乐。但是看到六七岁快上学的孩子,他们的眼神就变得特别迷茫、无助,也特别自卑。当然,即使在最贫困、最恶劣的环境中也有快乐,也有他们的幸福。但是,如果他们的命运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变,可能他们的快乐慢慢就会消失,代之而起的可能就是悲剧的人生。
  到八九岁时,他们的眼神又变了。在离开贫民窟时,我们看到一些四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就不一样了,看到我们之后主动打招呼,跟我们握手,特别活跃,眼神里没有了迷茫,而是有了热情,甚至还有了一种亮光。我想,尽管是贫民窟的学校,如果经过几年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变化,生发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善意,就是教育最了不起的地方。
  之后,我们这些校长在一起举行圆桌式座谈时,我谈了这个想法。当一个孩子幼小的时候,当他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的时候,当他以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他所生活的环境的时候,他的快乐还是存在的。但是当他长大以后,当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和所处的环境以后,就有了很多的迷茫、无助和自卑。但教育使这些孩子有了改变,激发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各国的校长都特别赞成我的这个主张,后来这个观点上升为我们第二次研讨的中心话题,共同探讨教育如何培养爱心、激发善意。我总结了两条。
  第一,要从人类经典文化中寻找教育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黄金阶段,东西方同时出现几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是仁爱,释迦牟尼是慈爱,西方倡导博爱,这种崇尚“爱”的价值观对人类的发展影响深远。教育应该是在人的成长中播种一种爱,播种一种善良,这种“播种”要到文化经典中寻找。我觉得教育的根本在于价值引领。不管是哪里的孩子,如果激发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他们可能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良性的影响。教育要让人看到希望。
  第二,爱心要通过体验来培养。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中体验到这样一种爱的价值,这非常关键。
  人大附中有一个孩子叫张弛,在学校时是“根与芽”公益社团的社长。她发起了关爱单亲家庭的慈善活动。在与单亲家庭孩子交流的时候,其中一个女孩的诉说和她的眼神给张弛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后来考上耶鲁大学后,张弛继续做慈善工作,自己主动到非洲、到难民营做志愿活动。她发现难民最需要的是教育,就想办一所难民学校,于是回国筹款,现在已经筹到20多万,差不多能建一所比较简单的难民学校了。她说还要设计一套适合难民孩子的课程,在难民学校推广。
  张弛现在在耶鲁大学学的是建筑艺术,她希望以后做公益建筑,包括学校、医院、车站等。她觉得建筑空间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不同的空间可能对人的一些意识、人生观有所塑造。她的第一个作品设计的是医院,希望把这个作品用到难民营,方便难民就医。
  这个例子说明,不管我们的孩子将来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首先要有一颗爱心。这需要在中小学甚至更小的时候播种。
  还有一个人大附中毕业生,他在北大本科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而是去了甘肃支教。他给学生上物理课时惊讶地发现,那里的学生都没有见过火车。他很震惊,后来发起了一个公益组织叫“西部愿望”,每年帮助西部的一些孩子实现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其实主要是来北京游学,与北京的孩子进行交流,每年第一站都到人大附中。
  这个孩子就是现在共享单车OFO的总裁以及合伙人戴威。他在北大时加入了骑行社,后来发现骑自行车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就产生了共享单车的创意。我觉得这个创意完全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人的一种生活形态,是开创性的。
  这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想说要有爱的精神,第二个是想说要有创新精神。但两者并不是分离的。戴威是把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结合到了一起;张弛也是这样,她去难民营奉献爱心,不是去一次就完事,而是要设计一套课程,创办一所学校,这也是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的结合。
  《人民教育》:看起来很小的一个善意,但是却改变了世界,或者改变了社会。
  翟小宁:就是希望通过改变一部分人的生活或者改变周围的社区,进而影响世界。教育应该使人变得更好,更有良知,更善良,更有爱心,而且将来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成就他人,服务社会,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使命首先是这个。
为什么把善提到这样的高度
  《人民教育》:您曾经提出要培养善良而又智慧的现代君子。
  翟小宁:善良代表一个人的品行,但是仅有善良还不够,还需要有智慧。现代君子是一种修行,是与现代社会相吻合的修养文化。
  《人民教育》:其实我们一般在谈培养目标的时候,会涉及比较多的方面,如德智体美诸方面。您为什么要把“善”提到这么高的高度?
  翟小宁:这可能跟我从小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中国的教育很注重人格教育。四书五经之首是《大学》。《大学》是教育的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大的学问,是道。道是什么呢?是明明德,使人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我年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总觉得怎么多加了一个“明”呢?一个“明”多好啊!后来再读就明白这个意思了,“明明德”是使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人心是有恶的一面,但教育要激发人光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要亲民,亲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亲民,一种是使人不断地成为新的人,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然后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所谓善,不仅是善良,而且止于至善,止而不退。怎么做到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修身开始。修身是干什么呢?修身就是一种教育,其实教育不是外在的使人怎么样,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人生命中本质上美好的一面,使它生长出来、发展起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完整的人、健全的人。然后读《论语》,读《孟子》,读《中庸》,后来读《三字经》《弟子规》,发现都是一种做人的教育。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播种,播种真善美才能生长真善美。这也是为什么我前几年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好的内容,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编撰成一本书叫《美德的准则》。
  这个世界是两面性的,白天和黑夜、光明和黑暗、好与坏并存。我知道这个世界有黑暗的一面,但我还是要坚守光明和纯洁。今天,人类制造的核反应堆不知道能把这个地球毁灭多少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长善救失,不能培养良知,那么我们将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说,学校没有这种使命感,没有这种意识,我们还指望什么地方能有这样一种意识呢?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不能有担当意识,那么还能指望我们的社会将来会生发出更美好的一面吗?
  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哪怕能产生一点点作用也要去做,否则就背离了教育的根本使命。2002年我做副校长的时候,倡导成立了人大附中学生志愿团。第一届团长是因为在做志愿活动时发现很多人需要心理援助,后来选择了北大心理学专业。另一个志愿团的副团长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国后,也选择继续从事慈善事业。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取其精神
  《人民教育》:从近现代发展史我们知道,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兴起,人的异化也相伴而生,有时非常需要回到古典,去关注心灵、关注人文。最近联合国发布的《反思教育》聚焦的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强调关注心灵。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多种多样,价值观趋向多元,您觉得传统文化能很好地被接纳吗?
  翟小宁:我觉得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守正出新,不要完全拘泥于古代的一些形式,要从精神内涵上加以传承。比如古代的礼,礼的本质是什么呢?礼就是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特别好的一种距离。强调“礼”,不是说要回到古礼上去,不是说要回到古代的仪式中去,而是要通过对经典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古化,那样也不会被接受。人大附中实际上是一所非常开放的学校,现代文化十分浓郁。但当你深入了解的时候,会感到我们的文化内核对中国价值观的坚守是非常强的。
  我比较注重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就是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读名著,读经典。这个“读”要少一些人为的解释,多一些原典阅读,就是素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一些特别好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影响。人大附中学生必读一本书《论语》,初衷是读《论语》,做文明有礼的学生。到了高中就是原典阅读。读了以后,大家交流,写体会。我们还有个“君子日”,把孔子诞辰日作为“君子日”,学君子之行,修君子之风,倡导君子人格。实际上,我们的做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结合到一起。这里有一个基本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现代世界文明有机结合。
  比如在“礼”这个问题上,我们并没有找人讲古礼是什么,而是请了多位教师讲现代文明礼仪。礼仪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价值引领。讲“礼”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而这首先需要教师尊重学生,所以人大附中特别强调尊重个性、尊重人的理念。我在家长会上谈尊重,列了十几个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禀赋、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追求、尊重学生的梦想、尊重学生的特长,等等。后来我自己都觉得吃惊,列这么多干什么,就是因为我从心灵深处觉得对孩子确实应该尊重。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禀赋是什么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尊重他的感受和选择,给他自主的选择权。人大附中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讲,学校尊重个性的理念让他学会了要尊重别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实际上是尊重,这么理解就不会泥古了。
  一个现代人是汲取着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而成长的,但他又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有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成长的某个方面绝对化了,就可能在教育上无法进行全人格教育。就是说,我们在推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时候,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应该培养现代人,培养“现代君子”。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现代”包括现代意识、现代文明。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我们要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汲取现代世界文明的成果,营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既有根又有开放的视野,使学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成长,成长为有中国魂、道德心、领导力、创新性的未来人才。
  《人民教育》:所以我们培养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根还是在中国,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一颗公益向善的心,有一个关怀整个人类的胸怀。
  翟小宁:这就是经常谈到的君子人格。古代的君子不仅温文尔雅,而且有修养有力量,一方面是对善的遵守,另一方面是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有担当意识。你看孟子,他对于人格谈得特别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一种很刚健的人格。中国文化中就有这种浩然之气。有时候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些偏颇,怎么让学生能够汲取它的营养又不绝对化,这很重要。
  《人民教育》:我们注意到您提出的培养目标非常“中国化”。
  翟小宁:我有个基本的想法: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新文明教育,以欧洲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新文明教育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美国新科技主义教育,三足鼎立,共同撑起世界教育的明天。前几十年我们受西方教育影响比较多,现在我觉得中国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有独特的价值,中国教育也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未来的教育不是完全东方的教育,也不是完全西方的教育,而是立足本土,借鉴吸收其他先进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
管理就是一种解放
  《人民教育》:在人大附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谓人才济济。我们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管理这样一所学校的?
  翟小宁:人大附中的管理是激励式管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解放。人大附中从来不搞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步骤。把教学步骤限定死了,怎么教课?每篇课文不一样,教学目标也不一样,但语文教学有它的根本,比如说必须要多读,没有大量的阅读,不叫学语文。只有在母语的海洋中浸泡才能成长起来。再一个要多写,其他的都不重要。我们主张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人而异。我们提出,我们是大学里的中学、中学里的大学,就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主张。人大附中的管理,包括各个方面,都要解放。
  《人民教育》:这也是基于人性的考虑吗?
  翟小宁:基于人性,激发善意,解放心灵。一所学校,如果上班时间把大门一关不能出入,下班时间把大门一开让教师从里面出来,这样的管理是不行的。教师职业是良心活,要解放心灵,尊重教师。所以,人大附中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历史教师李晓风读书特别多,他的特点是一讲到底,但学生特别欢迎这种讲法,因为内容的思想含量比较高。历史能讲得好玩也可以吸引学生,但是真正的智慧一定是有思想力量的,学生是可以感受到这种力量的。有的时候不是他们感受不到,而是我们讲不出来。你把这种力量彰显出来,学生会被折服,从而真正尊重知识、尊重这门学科。其他教师教历史可能有一些新的做法,比如让学生写论文。尊重教师,就是让每个教师都发挥他的特长。
  《人民教育》:人大附中有哪些办法用来激发教师的善意?
  翟小宁:比如,我们每年至少有两次集中的教师培训,主题是价值引领,激发善意,已经坚持十几年了。我在做德育副校长时发现德育板块的培训很难做,后来受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的启发,就把培训内容设计成讲述“我的教育人生”或者“我的教育故事”,由于效果很好就形成了传统。我们注重发掘教师中特别感人的故事,比如爱学生,就让教师把爱学生的故事讲出来,在学校产生影响。其实,教师们听到这样的故事都特别有同感,特别有共鸣。
  《人民教育》:以善激发善。
  翟小宁:是的。一般来说,管理学校要以善激发善,领导对教师要有善意,尊重教师,教师之间也是如此。你讲什么、做什么、倡导什么,日积月累慢慢就形成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追求。
  《人民教育》:学校也不是真空,社会上的一些价值观,如利己主义、浮躁都会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观。教师的价值观对学生又会产生影响。除了刚才您提到的讲故事外,还采取了什么管理办法来影响教师?
  翟小宁:学校的管理有几个层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文化引领,文化引领的关键是价值引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我们学校最看重的——使教师的思想变得越来越符合教育这一事业的要求。
  我们还有一些激励机制,比如年级组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就是要把真正优秀的人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还有就是传承,我们鼓励教师传承学校、教研组的优良教育理念和风格。例如历史教研组追求求真务实的风格,上课就是把事情讲清楚,而不是单纯讲效率。
  对于教师的发展,我概括为两点:一是事上磨炼,如果发现了好苗子,就给他压担子,给他一个平台。学校对他的信任,反倒激起他的活力,从而把整个学校激活了。二是境中体悟,让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不断反思、体会,再实践,然后提升。我们学校新来的教师说,他们这几年在人大附中读的书比在研究生阶段读的还要多,在人大附中教研组的研讨,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制度设立的本质应该是激发人的,而不是学校规定检查教案,就以教案判定教师。我们特别注重教师的人气指数,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拥戴程度、同事好评的程度等。如果说评价不高,那也不能简单做判断,而是需要深入调研、访谈,是师德有问题还是不适合这个岗位?要找准真正的原因,发挥每位教师所长。这就是激励管理。
  当然,仅看人气指数还不行,还要看本质,看德行,看水平。教师群体里的领袖非常关键。人大附中的发展为什么有后劲,就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好。我们有一批好的带头人,我是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
  《人民教育》:请问你们是怎么培养出这么多好教师的?
  翟小宁:我现在的体会是,做教师也要先从修身开始。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主成长起来的。但在这个自主成长过程中,学校能不能有所作为呢?当然有。学校文化引领很重要,其中环境因素特别重要,环境要把人的本质中美好的方面激发出来。一个好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首先要有爱心,人实际上都有对爱的需求,也有爱别人的需求。这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质的东西。作为学校来说,要用善把教师生命本质中善的一面激发出来,以尊重和爱把教师生命本质中的爱激发出来,然后在工作中得以体现。这样,这盏灯亮了,那盏灯亮了,整个灯都亮了,这个环境就光明一片。
  《人民教育》:一个校长是怀着一种戒备心和挑刺的目光去看一个人,还是怀着欣赏、鼓励的心去看一个人,对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善激发善,那种正能量的东西就出来了。
  翟小宁:对,而且不仅我一个人,我们整个团队都是这样做的。对人的管理还要以人来影响人,用什么样的人,就能看出你倡导什么样的风气。
  《人民教育》:很多教师到40岁以后,都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你们是如何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
  翟小宁:倦怠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重复一项工作,或者觉得这个工作没有意义。我们学校不在琐碎的管理上做文章,这就使教师免除了很多不必要的劳动。教师的课堂是自主的,教学也比较自由,可以不断探索。就是说,教师可以用一种研究的态度来做教育,这就有意思了。我们的教研组长有的四五十岁了,依然充满乐趣,而且研究的领域特别有深度,没感觉他们身上有职业倦怠,他们与年轻人在一起,把自己的积淀转到带领年轻教师成长这个方面来,也很有成就感。我们学校一位高老师今年52岁了,备课都备了30年,每次上课还备课。问她,你还需要备课吗?她说,不备不行,每天都有新东西。她上课不是重复,而是在不断地创造、超越。
  《人民教育》:走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可能会淡化对物的关注,减少对外部世界的斤斤计较,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和成就他人的愉悦感。
  翟小宁:对。
  《人民教育》: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上级主管部门  |  直属机构  |  区内学校网站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

中文域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政务.cn     www.288365.com.政务.cn

邮编:100195 京ICP备17037050号    联系我们:8848730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01号    网站标识码:11010800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