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校长会」创始人徐启建任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时,和另一名记者一起追踪采访北京十一学校长达一年之久的稿子。
当时,十一学校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红遍天下”。
但也许正是这样,这篇文章最大程度地概括了李希贵和十一学校的初心……
◆把“伟大”写入学校愿景
记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北京十一学校对自己的办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十一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十一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把“伟大”写入学校愿景,十分令人震撼,据我所知,全国很少有中小学这样定位自己的目标追求。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要提出“伟大”的概念?这样的目标定位与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是否冲突?
李希贵:有人说,确定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有很大的风险,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达到品德崇高、才识卓越这样一个伟大的境界,的确并非易事。但是,经过反复慎重的思考,经过学校骨干会议、教代会反复认真的讨论,最后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无法摆脱这样一个伟大的使命。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学校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历史。
关于伟大,莎士比亚曾说过一段话,有些人生而伟大,有些人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有些人却是被迫伟大。十一学校似乎兼而有之。
生而伟大是因为这所学校建校的使命。1952年,当人们还无法估量朝鲜战争要持续多久时,前线将领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子女教育和安全问题被提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要议程,十一学校作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应运而生。周恩来总理批示建校,罗荣恒元帅的爱人林月琴女士担任校长。因为是国庆节建校,聂荣臻元帅以“ 十一”为学校命名。
这所学校还是一所通过奋斗而成就伟大的典范,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贡献。首任校长林月琴女士在建校初期,争取各方支持,整合许多资源,将学校办成了孩子们喜欢的乐园,解除了朝鲜战场上将领们的后顾之忧;我的前任李金初先生在担任校长20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率先推动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民办体制改革,一系列的破冰之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先河,应该说,十一学校有着伟大的奋斗史。
说到被迫伟大,局外人似乎以为是调侃,其实,身处十一的氛围里,任何人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动力,肩负着凝重的使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们今天别无选择,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让十一学校继续走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
当然,我们还希望把学校办得令人尊敬,我们甚至认为这是教育的基础。教书育人既靠言传也靠身教,如果我们教育者自身没有道德底线,就会大大削弱教育的力量。我们将“受人尊敬”写入学校愿景,既是我们的崇高追求,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道德约束。十一学校原系中央军委子弟学校,许多老校友经常说,我们出身名门,应该有大家风范。既然要“受人尊敬”,那么学校的任何教育举措都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我们老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要为人师表。既然要“有大家风范”,那就要摆脱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鸡零狗碎,有大思路,有大视野,有大战略,有大举措,追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记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或者发展规划,我发现十一学校有个与众不同的《学校行动纲要》,这个“行动纲要”与一般学校的发展规划有何不同?你们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着眼于行动的“纲要”?
李希贵:很好!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工作计划或者发展规划,是为了明确学校今后一段时间做什么事情,而我们制定的《学校行动纲要》则是彰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追求。是要解决为什么做事和如何做事的原则问题,也就是要在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明确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定义失败,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各个领域的价值观,让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有所遵循。
制度管理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事实上,如果我们试图在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都全部靠制度管理,推行所谓的“全覆盖”“无缝隙”管理,那就很有可能造成组织的“窒息”,人们很容易缩手缩脚,创新就难以出现。
再说,社会在发展,学校内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很难为变化了的形势预先准备好所有的制度。应对新的变化,需要处在每一个岗位上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大胆决策,而这些自己的判断又必须与学校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相一致,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组织内部提供这样一个行动纲要。
记者:《学校行动纲要》的制定,是不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
李希贵:是的,十一学校建校已经有59个年头,在59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与其他名校一样也形成了许多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传统,如何使这些富有价值的文化成为学校共同价值观,融入《学校行动纲要》,就成为摆在今天十一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曼纳曾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怦然心动的话:是什么成就一所好的学校?这与学生的穷富、课程几乎毫无关系;与特别的课程、昂贵的运动场、巨额的捐赠、时髦的制服、名誉校友或是这所学校是否联网无关。是什么造就一所好的学校?无论她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教会的还是非教会的、特许的还是普通的,一种情感,一种被全体员工所享有的情感(也包括家长和学生),这种情感就是:“他们的学校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而这种情感来自哪里?文化!
我很欣赏菲利普的这一观点。所以,在我主持学校工作的第一个骨干会议上,就和大家一起寻找学校的成功基因,我们提取了学校发展历史的七大成功基因,那就是校长、队伍、理念与共同价值观、体制与机制、生源、改革创新、条件与资源,尤其感觉到,一位善于创造和发现机遇、心无旁骛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这对我本人也是一个鞭策。在第二年的教代会上,我们又通过集体智慧,梳理出了学校发展历史上被普遍认可的20条文化与价值观。譬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为高考,赢得高考;实施主体性教育:学生能做的,老师不要包办;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这些价值观源于学校历史的长期积淀,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高度,也规范着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就成为《学校行动纲要》的基础。
不过,我们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组织如果仅仅依靠过去的荣耀是不会有所作为的,面对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文化假设,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于是,在2009年暑期的学校骨干会议和秋季的教代会上,全校教职员工集思广益,形成了《学校行动纲要》。
《学校行动纲要》共分15章100条,对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均明确了我们的文化定位。很多老师说,这是十一学校的小宪法,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学校行动纲要》中寻找依据,寻找力量。譬如说,学校如果制订或修改任何一个评价方案,都必须遵循《学校行动纲要》第十三章“评价”中确定的价值观: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进步;评价要以结果为导向,注重业绩——教师的业绩,就是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成长;团体必须通过评价认清那些穿着闪亮的鞋子,却怎么也走不快的人;寻找正确的而不一定是精确的评价;评价必须立足于评价团队,优秀的评价体系是最佳的整合机制,没有评价的综合,团体就不可能综合起来;运用非正式表扬,创造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式,发现并展示每个人的闪光点……遵循这些基本的价值观,我们就不会产生出一些违反管理本义,或者自相矛盾的评价制度。
同时,这个纲要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纲,她在题目中就标注着“行动”二字,因为我们知道,学校工作不能浮在云间跳舞,必须贴在地面行走。所以,你会看到,在《学校行动纲要》里,有关乎学校战略目标实现的8大关键成功因素,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又有100多条量化指标,只有完成了这些指标,才能逐步接近学校的愿景。因而,这也是一个指标很硬的战略计划书。
◆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
记者: 我特别注意到,《学校行动纲要》20条中第六条提出:“不为高考,赢得高考,追求素质教育与优秀升学成绩的统一实现。”现在,教育部门似乎都在避谈高考,高考似乎成了应试教育的原罪。在这个背景下理直气壮地提出“不为高考,赢得高考”,会有“以正视听”之效,但会不会因此招来“应试教育”之嫌?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是一个高中校长们无不感到困惑的问题。
李希贵: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的教育质量,当然也十分重视升学率。只是,追求的方式可能与一些学校不同,我们有两个“特别关注”:
第一,在追求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们特别关注这样的成绩是如何获得的,是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加班加点获得的呢,还是通过学生自主积极的探索获得的?这关乎我们的育人目标。因为高升学率不是目的,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才是我们百转千回、始终咬住不放的终极目标。为此,学校特别强调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同时,对所有年级、所有学生均实行学分管理,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在学业领域之外,包括体育与艺术技能、综合实践活动、义工服务、选修课与社团活动获得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对班级、年级、学科的评价同样如此。这样,从机制上确保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也确保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当然也包括升学率。
第二,我们还特别关注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尽管十一学校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已经接近100%,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这虽然是“小众”,但我们依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对这些学生的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面向全体”在十一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关心这些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的责任,也考验着我们的教育良心。
对升学率避而不谈并不是什么好事,不谈升学率就能证明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吗?在这方面许多人喜欢拿西方教育说事,其实,欧美的学校也谈升学率,英国的许多学校甚至把自己升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比率挂在学校的网站上,称为“牛桥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在搞应试教育。任何事情都不能搞极端,要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
另外,我们必须明确,学生个人的成绩是他们的隐私,但学校的考试成绩却不能成为学校的隐私,花着纳税人的钱,就必须让纳税人清楚你的业绩。现在一些地方打着反对应试教育的旗号,封锁所有学校的成绩,颇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如果认为这样就是素质教育,那实在太愚蠢了。
本文节选自《李希贵的初心:创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学校》,作者:徐启建,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