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区著名的中关村,有这样一所中学,它吸引了150多位中科院院士为学校亲笔题词;学校师生亲自采访院士们并出版了《院士的故事》一书;在院士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坚持科学教育,形成办学特色;学校坚信,科学教育既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拥有仰望星空的力量。这就是中关村中学(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学校)。关于院士文化,关于科学教育,让我们听听苏纾校长的教育思考。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学校)校长 苏纾
立足“伟人精神”“院士文化”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生命力。其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全校干部教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价值的认同与理解。
教育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更承载着国家赋予的“立德树人”的使命。中关村中学的育人目标和策略是“一体两翼”。一体:以“仁”、“正”、“智”、“真”实践校训,引导学生成长为“崇德、尚礼、笃学、求真”“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两翼则是: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通过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系列“伟人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用立志勤学、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等价值观滋润学生心灵,引导其在见贤思齐中提升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关村中学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毗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各院所,学校充分利用优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广泛积极系统地开展科学教育,逐步形成了以“院士文化”为发展线索的系列校本课程。我们在引导学生向往、追随和学习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科学教育办学特色,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校共征集到150多位院士为我校题词,开辟校内教育博物馆区,建立院士题词墙、院士题词室。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及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陈景润、袁隆平、王选、钟南山等150多位院士先后给学校题词。学校的一墙一室及彰显“伟人精神”的海淀区第一个校内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恩来励志馆等都成为了新初一、高一学生入学教育实践课程“第一课”的学习场所。
苏纾校长和学生们在学校的科技节上
多年来,学校师生采访中科院院士并正式出版发行了《院士的故事》一书,其中共汇集了32位院士的采访实录和亲笔题词,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华优秀出版物。缘于与中科院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智库与制度支持,历经持续的探索和积淀,学校现已基本形成办学战略思考与实践经验,科学育人体系日渐成熟,成果凸显。
构建科学教育“金字塔”型育人梯队模型
在院士文化的影响下,学校利用地域、资源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科学教育”,形成办学特色。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框架性思路是:营造“博式”学习氛围,拓宽“专式”发展特长,构建科学教育“金字塔”型育人梯队模型。
“金字塔”梯队培养结构是针对不同积淀和发展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与之相适应的是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十字坐标系。“十字”坐标系是针对学生个体既提供横向的科学普及教育又开展纵向的项目研究的专深式培养,以满足科学兴趣与特长各异的学生实现多元的选择性学习。这样做旨在推进“人人享有科技教育、人人参与科学实践、人人提升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办学策略的实现。
“塔基”:面向全体,普及知识,激发兴趣
学校针对塔基(基础层)部分的学生,组织开展全员性科普知识的传播,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在校内淀积广阔生动的科学教育沃土。活动形式主要有学科渗透、科学人大讲堂、多元文化欣赏微课程、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等。
这部分学生培养工作,我们力求“三级课程”协调发展,即“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相互融合,“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统筹并进”“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优势互补。坚持“强调基础、突出特色”的原则,以“继承历史,完善模式,创新内容,提升内涵”的路径对全体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浸润。
学校每处公共空间都成为学生研讨交流的教室
此项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1、挖掘内涵,实施全员科学教育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学科实践活动、多元文化欣赏、院士文化助力。以科学场馆文化课程熏陶、科技节课程展示交流等方式,系列开展对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其中多元文化微视频课程分专题播放,形成系列教育,例如美术与科学系列、音乐与科学系列、古代科技系列等,至今已累计播放1580集,其中科学类520多集。
2、利用资源,拓展科学教育空间
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科研院所、高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普及、素养提升的教育新路径。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开设高端选修课程。 2011年以来,学校与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动物所等9家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还拓展了动物所、微生物所、中科院文献中心等9个学生科学教育学习基地;合作开发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事件”“药物与健康”等8门高端校本选修课程。
开班科学人讲坛课程。2012年,学校创设“科学人讲坛课程”,即聘请中科院院士、知名科学家到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科学家的广博学养和人性风采。诺贝尔物理奖者丁肇中教授、地球环境专家刘嘉麒院士、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扬宗研究员等都亲临学校做科学报告,受众学生达16000余人次。
社会大讲堂课程。以中科院主办的“社会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平台实施课程,让学生了解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以及科学的前沿动态。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基因工程。聆听了王元院士、遥感专家张建国研究员、环境专家孙建华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江龙院士等专家的报告。近三年来,受众学生达2000余人次。
实验室参观体验课程。根据学生的学段年龄特点和学段课程学习的需求,主动联系相关实验室,或利用科研院所、大学 的开放日,带领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感受科学实验较为完整的过程。近三年来,先后带领学生走进中科院物理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实验室,受众学生达2000余人次。
每年的科技节成为最令学生兴奋的节日
“塔腰”:面向团队,拓展技能,培养精神
塔腰(中间层)的学生主要是科技社团和各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针对这一群体,学校重在各科技社团成员等。重在培养其深入学习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主要以科技社团和假期科学考察两种课程形式存在。
1、优质开展科技社团活动
学校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助力学生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探究式社团类课程学习。1998年,学校科技社团被北京市教委命名为“北京市金鹏科技团第九分团”,这是海淀区中小学中被北京市教委命名的第一个“金鹏团”。学校现有科技创新、建筑模型等16个科技社团。
2、积极开发科学考察课程
学校利用寒暑假,依托中科院相关野外科学研究台站,开发并形成系列科考课程和指导手册,学校定期发布假期科学考察课程信息,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科学考察课程。目前,学校依托中科院已开发北京门头沟小龙门森林站、东北兴凯湖科考站、内蒙古多伦草原站等课程基地,学生通过微课题研究进行学习。其探究过程为:成立课题小组——选题——开展微研究——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近几年,学生研究的微课题主要涉及植物多样性、鸟类、湿地保护、草原生态恢复等。
国科大科学素养实验班的学生们聆听老师讲解
“塔尖”:面向个体,贯通培养,引领创新
塔尖(尖端层):为有较高科学素养、科技特长的学生搭建学习研究平台。活动形式: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中国科学院联合育人机制:学生自主-高端项目研学小组、学校主导-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及即将建立的青少年科学俱乐部、少年科学院。
学生自主——高端项目研学小组。依托中国科协的英才计划、北京市科协的后备人才计划、北京市教委的翱翔计划、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平台,由有潜质、有兴趣、有特长、乐于参与实践的学生自主组合,通过学校选拔,再由学校推荐到各种平台参加学习,学校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学科指导教师,陪伴他们学习,形成“1+1”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近科学家,由科学家相伴全面有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学校主导——国科大科学实验班。2015年10月,中关村中学创办高中“国科大科学实验班”,标志着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在“科学教育”的探索中又开辟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高中“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坚持依托资源,整体统筹 重视体验,多元选择的原则,明确培养目标: 广阔的科学研究视野、浓厚的科学探索兴趣、丰富的科学实践体验、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有志于投身科学领域。课程采用“多+1”(科学院专家导师组+学校导师),以项目研究为载体进行学习。
课程分四部:国家课程,项目研究课程,科学拓展课程,基地实践课程。
项目研究课程:第一阶段是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重复前人的成功实验,在重复中学会观察、分析、判断以及写报告;第二阶段是尝试改进实验,尝试自创实验;第三阶段是尝试提炼项目学习成果。
科学拓展课程:第一阶段是专题考察学习;第二阶段是微实验操作实践。
基地实践课程:第一阶段是选择课题,确定目标;第二阶段是参与实验,提炼成果。
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开设面向科技特长学生的基地实践课程
自主定制课程:呈现对接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订单式五个特点。促进学生做到问题不断生成,智慧不断拓展,天性不断开拓,发展不断升华。
举办高中“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大家信心满满,中科院行管局科学文化传播处陆建伟处长表示,实验班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导师配备,都要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大学杨国强副校长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提供的每一名导师背后都有两到三名后备导师作为支撑,不能让课程开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