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陶西平现任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教育事业发展也和国家整体发展态势同步,人民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基本矛盾。
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既要充满信心,又必须清醒地面对诸多矛盾和困惑。以问题引领,扎实地向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想,这就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想在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上,取得新的进展,做出新的贡献,应当抓住一个主题,四个关键点。
1一个主题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的任务就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更高层次教育公平的体现,这不能只靠轰轰烈烈的几项举措,需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努力。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需要抓住四个关键点。
2强化教学工作领导
首先是强化教学工作领导,现在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承担的任务很重。不少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校长在会场的时间多了在课堂的时间少了;处理一般行政事务的时间多了了解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时间少了;关注课堂以外的改革多了关注课堂以内的改革少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促进业务水平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要加强思想引领,进一步领会并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放在哪里?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和教育的现代化对于人的素质要求,最重要的是高尚品德、关键能力和良好体质,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世界各国教育质量共同基础或者教育标准的内涵。
要加强问题引领。我们的教育改革确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难以让人民满意。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第8次课改也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新,应当说在涵养品德、开发智力和增强体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和以对知识和技能的测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
也可以说,我们的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课堂教学的变化并不显著,有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甚至还不如过去。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着不同的传统和不同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启动全员的问题意识,是加强教学工作领导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实践引领。陈宝生部长提出“课堂革命”,这是极富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应当以革命的精神迎接挑战。切实加强对教学改革的 领导,深入了解教学,认真研究教学,推动教学实验,总结教改经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3深化课堂文化建设
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文化建设重在理念、环境、课外,课堂文化建设的改革并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关键。
陈宝生部长说:“课程修订是龙头,龙头舞起来,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组成的龙身、龙尾才能摆起来。龙头舞起来,龙身动起来,龙尾摆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
现在,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在推进,高中新课标已经公布,招生考试改革业已启动,关键在于学校怎样落实。我想,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深化是舞动龙身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更要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文化。
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新课改的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已有了大的改观,课堂文化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在课题研究与研究课上取得的成果比常态课更为明显。
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课堂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课堂文化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研究课课堂的活跃与精彩并没有真正取得生动、主动、活泼学习的实效。
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好习惯”。那么,课堂文化建设往简单方面说,也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们所讲的习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反应倾向,二是思维习惯,三是行为习惯。
一是反应倾向,这是道德水准的反映。
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培养良好的反应倾向就是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成为评价事物,和践行的自然的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这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
我们今天倡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共208篇,1到6年级75篇,7到9年级61篇,10到12年级72篇。国格立足于国人的人格,人格的塑造又要以国格为依据。
当代中国的国格从本质上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与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教材。
因此,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学生文化自信反应倾向的重要途径。
二是思维习惯,这是智力水准的反映。
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的认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也有助于遵守社会的行为规则。但是,如果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定式,就难于突破常规,进行新的创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年岁小的同学。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特定知识已经变得容易了,况且知识爆炸时代知识也在迅速老化更新。因此,正在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教育转变。
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力行。
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改变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型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些专家提出,Critical翻译成批判性容易产生误解,因为人们常把批判理解为否定。实际Critical并不是否定的意思。
所以,近年来许多专家将它翻译成审辨性或者评判性,这确实更接近本意。所以,现在常用审辩性思维的提法。
审辩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记住知识,更要勤于思考;不仅要求掌握技能,更要善于思考;不仅要求唯一答案,更要多个角度思维;不仅要求答案正确,更要要求答案真实;不仅达到规定要求,更要具有新意。
审辨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质疑,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综合,善于实践,从而构建课堂的审辩文化。使课堂充满三声:笑声、掌声、辩论声。
三是行为习惯,这是行为水准的反映。
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像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锻炼习惯,交往习惯等等。
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不是单一的素质,反应倾向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因此,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高尚的道德,科学的思维,良好的行为,最终要归结为养成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忘掉”而不会“剩下”,也就不会真正成为教育的成果,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好的习惯的养成就是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质量标准。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看中的是结果,从而,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采用了不科学甚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而习惯的养成则在过程之中,因此, 课堂文化建设就成为关键。
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一种尊重学生、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这和阳光与空气对于万物生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是学生人格、智慧、能力生长必要的环境与氛围。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
4活化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团队活化,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关键。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秉承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规范,落实课程要求,都要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学校和教师是教育机构的终端。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一学校时说“一个人要是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师德师风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新时代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融入教育和教学实践之中,良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勉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陈宝生部长在本次人代会上会见记者时说:“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你想成才就从尊敬老师开始。
所以对广大老师,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自始至终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同时提出“想成为令人羡慕的人,请一定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师德这是教师铁律。”
通过尊敬老师开始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抓住了一个关键。教育是创造性劳动,学校和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是教育改革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只有尊重教育终端的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真正增强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
学校和教师的事业激情和自主性是创造力的源泉,要最大限度激活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激情和最大限度地赋予学校和教师自主的创造空间。
任何队伍都会有一小部分人缺乏道德甚至法律的自律,缺乏事业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但如果因此失去对学校和教师队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尊重,则教育改革必然会出现终端扭曲和终端衰减。
培训当然是重要的,但干部和教师素养的提升和风格的形成不能靠培训单一途径,教师,包括青年教师是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成长的。
管理者进行顶层设计是首要任务,但不是设计用各种烦琐的规定捆住学校和教师的手脚,使学校和教师成为被动的执行者。
激发学校和教师的热情,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减少对学校和教师自主性的束缚,是管理者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现在,学校教育的工作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工作的因素。
比如过重的压力,包括临时任务的压力,评估检查的压力,应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压力;再比如无限的责任,学校应负的责任边界不明晰,出了问题都要由校长承担责任 ;再比如繁琐的管理。
今年人代会上,陈宝生部长说:我们给学生要减轻负担,要给老师也减轻负担,现在老师负担是很重的,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在这里我要呼吁,要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拿着表来了,要填表,各种表,必要的表要填,现在是表太多了,基层把这个叫做“表叔”“表哥”。
学校要拒绝它们,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陈部长的讲话很中肯,当然需要有具体的规范,学校才可能拒绝。除此之外,有些学校自身还维持或者建立一套繁琐而无用的管理机构和程序。
由于存在这些现象,就对学校领导的定力进行考验。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难以用主要精力研究教学,更难以坚持走进课堂,关注课堂教学,突出改革重点的进展。
所以,一方面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改善学校的工作环境,创造宽松的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学校自身也要进行精益管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另一方面,校长应当有定力,始终不忘初心,办学的初心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始终不忘我是干什么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水平上来。
菲律宾大学的教师教育创新模式提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图景需要教育者对教育中涌现的需求具有敏感度,教育者要乐于参与发现的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如果想要成为高效的教育者,就必须同时成为一个永不停息的学习者。如果想要使学习成为可能,没有比成为一个倡导者更快、更简单的方式。”
我想我们尊重教师,也应当请教师成为一个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他能回答倡导什么,并且在实践中努力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进行微创新。
当前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与缺少关于作业的研究有关。教师留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繁杂,二是盲目,三是重复,四是死板。课外的有限与有效作业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空白。
我们应当鼓励教师立足于提高教学效能,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和有效作业的研究衔接起来,要将好的教学过程与好的教学效果统一起来,作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的尺度,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协调。
5催化教育技术整合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中,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已经取得进展,比如在线教学的MOOC与翻转课堂,应用平板电脑、自带设备进行移动学习, 教育大数据应用于学习分析、量化自我与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技术中虚拟助手、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工程创新中的3D打印、创客空间、物联网和机器人,以及交互技术中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等等。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教育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提出:“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持作用,积极发挥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空间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寻求改变和突破,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
但是,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 基于PISA2012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结果发布的《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的报告中指出的,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ICT积极影响课堂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潜力以应对“数字化鸿沟”,也未能培养每名学生拥有当今“连通世界”所需的技能。
因此,全球学校教育体系必须找到更有效的途径,将技术整合进教学和学习中。
报告指出“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可能代替平庸的教学”,“将信息化技术单纯添加到教学中只会稀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的代言人,”确保其始终处于设计和实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前线。
教育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加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但加快技术与教育进行有效整合的步伐,是当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的现实课题。
教育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我想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应当有改革的担当和勇气,有改革的决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