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让“综评”成为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支点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让“综评”成为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
支点

时间:2018-07-09 14:38 北京教师
  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把综合素质评价看做是一种单纯的评价方式,它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是学校科学育人体系的一部分,是高中阶段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成为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支点。
  我们的教育要育全人,要符合教育规律,要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我们必须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前,大家不太关注培养过程,普遍关注最后的考试成绩,而现在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在高中三年的一切活动和表现,并进行详尽记录。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要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样的综合素质评价撬动或者彻底改变学校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模式,使大家不再仅仅关注考试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评价应该具备两个作用:一是检验我们的培养情况;二是为下一阶段的学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过去,我们检验培养成功与否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中高考,没有综合素质评价。其实,一直以来,并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只是综合素质确实比较抽象,不是用测量的方式、观察的方式能够得到的,在过去的条件下,我们很难进行实际操作。现在,我们选用了一个国际上比较认可的评价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过程记录来给出评价结果,而不是通过某种测试或者一个超级裁判的观察。这是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的,也是方便我们进行操作的评价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关注过程的积累和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强调过程性、发展性,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第二,评价内容多元立体,北京市选了五大模块,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方面,涵盖了五十余个维度;第三,评价主体多元,综合素质评价不再仅仅是由教师评价学生,而是谁是事情发生的主体,谁就负责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第四,评价要真实客观、公开公正,评价必须要及时提交并进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行为和记录的大数据的评价,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地、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课堂表现、活动参与情况等,并及时地把数据传上去,然后才能进行评价。因此,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学生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教师、学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价值。
  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平台,也是一个分享的平台,他们将自己真实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包括军训、“一十百千”工程、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在记录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成就感,并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能够发现并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教师则可以在系统中看到课程评价,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学校也可以通过详尽的记录,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
  此外,学生综合记录提交的情况也能够折射出学校是否重视和创造了学生发展的机会。如果学校不给学生创造机会,不给学生提供资源和平台,学生怎么参与综合活动?假如天天让学生做题、考试,他们哪有时间参与活动?不参与活动怎么写记录?从这个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促使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也必须实现综合发展。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在艺术类活动中,提交频次较多的是有关传统节日的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古尔邦节排名比较靠前,如果没有这些数据,我们不会想到在北京竟然有这么多学生参加了古尔邦节的庆祝活动;在艺术类的热门景点中,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最多的是圆明园,其次是故宫。而通过热词分析我们发现,在学生的记录中“爱国主义教育”等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说明德育活动中的有些词和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于我们今后开展德育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平台里的数据已经非常详实,我相信,两三年之后,大部分高校在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中会参考这个结果,或者直接应用这个结果。
  下一步,我们希望大数据的建立和维护不仅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评价,也能够引导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希望这些系统记录能够向下延伸到小学、初中,向上延伸到大学甚至终身,这样就能把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事件按照时间轴和不同的类型记录下来,对于我们长期追踪人才成长,研究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教育有重要的帮助。
  所以,为了教育的改革,也为了人才培养规律的实证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重视并发展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王殿军:让“综评”成为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支点
王殿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上级主管部门  |  直属机构  |  区内学校网站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

中文域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政务.cn     www.288365.com.政务.cn

邮编:100195 京ICP备17037050号    联系我们:8848730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01号    网站标识码:11010800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