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无心做教师,却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将近30年;她从来没有生过孩子,却口口声声把"我的孩子"挂在嘴边。30年,她从青春洋溢的小姑娘,变成年近半百的中年人。海淀区那些罹患智障、自闭症的孩子把她当成最亲近的人。她带领她的团队编写了北京第一本专门的培智教材,她组织老师们为重症儿童提供"上门"教育,她还克服万难,将智障孩子送进普通课堂。她就是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于文。
翻开于文的简历,上面的内容很简单,所担任的职务和获得的奖项倒是占了绝大部分篇幅。
于文,汉族,1967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心理学科)。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智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学会智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兼职导师、北京市特教研究会副秘书长、海淀区智力残疾康复指导专家等职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最美北京人、北京榜样等荣誉。科研成果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等。同时,作为一名专家型校长,于文参与了多种出版物的编写,多篇理论及实践性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并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奖励。自2009年以来,于文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国残联颁发的"全国特教园丁奖",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残联颁发的"北京市特殊教育先进个人",海淀区教育系统评选的"魅力共产党员"等称号。 将近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于文和她的团队以爱心与坚守,执着与创新,专业与责任,书写着不平凡的历程。他们把特别的爱给了这群特别的孩子,用行动为特殊儿童创造了一片爱的天空。
初入特教——孩子们选择了我
说起和培智教育结缘,于文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感慨。她是老北京"大院儿"里长大的孩子,高中毕业以后,思想传统的父母想让她成为一名教师。可是,还是个小姑娘的于文偏偏不安分,一心想要到外资企业去"尝尝鲜"。双方拉锯之下,于文不想太违背父母的意愿,勉强答应先去做一年老师试试看。
就这样,于文不情愿地参加了师范大学的培训,被分配到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第一次跨进校门,这个21岁的姑娘设想过无数的可能,可她万万没想到,迎接她的是这样一群学生。由于参加培训,她入校的时候已经是10月份,学校的老师都已经分配好班级并开始上课了,于文的到来让校领导有些为难,商议之下决定让她先到学校的两个"辅读班"工作一个学期,等下个学期开学,再重新给她安排课程。
所谓的"辅读班",其实就是专门教育智力残疾学生的特殊班级。在当时,"辅读班"的老师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于文的到来让老师和学生们都很意外。
被分到"辅读班"的于文得知自己的第一批学生竟然是这样一群孩子时,她心里也有抵触。可当她站上三尺讲台,看着台下的学生们充满渴望又迷茫的眼神时,她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她觉得既然来了,就应该留在这里,好好把这一学期的课上完。
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人预料。于文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和班里的20多个学生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辅读班"的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年轻、有活力,既能给他们上课又能陪着他们做游戏的女教师。每天一下课,学生们就拥到她身边。很多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食、学校发的水果硬塞给她。
虽然语言上的交流并不顺畅,可孩子们的眼睛是明亮的。于文在这里感到了从没感受过的单纯和真诚,她越来越发觉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帮助。在普通学校里,他们内心渴望的东西得不到满足。有的孩子问她:"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参加运动会?""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操场中间做操?"她心酸,但无言以对。
促使于文下定决心做特教教师的是这样一件事。就在她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寒假,一天,窗外下着大雪。她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后,她发现门外站着的竟然是自己班上的一名男生。这孩子长得胖乎乎的,身材高大,却先天智力障碍。由于走了太多的路,他的身上已经落满雪花,冻得通红的手里托着两个苹果,对着于文笑。于文惊呆了,她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学生,是怎么在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找到她家的。
新学期开始,于文也要去普通的班级给正常学生上课了。可是当"辅读班"的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孩子们一拥而上把于文围在中间,口齿不清地祈求她不要离开。
"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做一名教师,而且要做一名特教教师。"于文说,不是她选择了这个职业,而是孩子们选择了她。
教材改革——特殊孩子要"因材施教"
既然选择做特教教师,就不能再留在这个学校里,于文告诉自己,应该选择一所专门教授特殊学生的学校。这个学校她很快物色好,就是她现在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当时,学校刚刚组建,只有两排别的学校搬迁腾退出来的低矮平房。桌椅是破旧的,黑板是木头的,领操台是泥土堆砌的,旗杆是竹竿支起来的。当校长接到于文的电话时,愣了半天。他不明白,一个这么年轻的女教师,为什么会选择培智学校。
对于文的到来,校长热烈欢迎,手续办完,于文正式成为培智学校的一员。她原本带的"辅读班"的20多名学生,也跟着她到了新学校。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没有歧视,没有白眼,更没有人伤害他们,孩子们可以快乐成长。从此,于文在这里扎下了根。同时,她也开始考虑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让于文下决心做特教课程改革的是一件她至今都记忆犹新的事。当时她教的一个名叫刘志的孩子,在培智学校上了9年学。毕业前的一天,刘志高高兴兴来找她,问她:"老师,我明天就毕业了,以后我去哪儿啊?"
于文被这个问题问愣了。她看着高高兴兴的孩子,扪心自问,这九年来自己到底给了他什么。孩子在学校里待了九年,出去后仍然不能工作,甚至不能独立生活,更不能融入社会,这让于文觉得,自己这个特教老师是失败的。
特教的孩子是特殊的,他们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缺陷。多年来人们都习惯于用普通的小学教材教他们1+1=2,就好像让一个没有手的人去学拧瓶子盖儿一样,只会让老师和孩子都痛苦。"于文说,几年的教学经验,让她开始琢磨对特教的孩子"因材施教"。
1994年,于文升任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教导主任,她开始领着学校的老师们尝试做特教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她读了特殊教育研究生,自学医学、心理学和课程编排的知识。同时,她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大量的书籍,一有时间就找相关的医生学习经验。
在于文的影响下,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对特教课程上了心。他们把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起来,同时结合对各种各样的知识的学习,一点一滴地做着研究和探索。
时间转眼过了将近10年。2003年,非典肆虐,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的老师们却将这段时间看成了难得的机会。
"编教材这个事儿,必须大家在一起干。把各自总结的资料和经验拿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商量,这样才能系统化。我们平时课程太忙,根本没时间。非典时期正好孩子们都不上学,我们难得地清闲了。"于文说,在那两个月,他们可能是北京市唯一一群还在坚持到校工作的老师。
为了把危险降到最低,他们把课桌都搬到了操场上,每隔五六米远放一张,每张桌子上坐一名教师,30多名教师几乎坐满了整个操场。想要说话交流"基本靠吼"。
中国的第一本专门应用于特教学生的教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炉的。这本教材问世以后,迅速被全国100多所学校采用,成为中国培智教材的开山之作。
送教上门——把温暖带给每个特殊家庭
有了专业的培智教材,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来特教学校寻求帮助的家长和孩子更多了。
可是,学校的资源毕竟有限,有些残疾程度特别严重的孩子无力前来,学校也无能为力。于文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
时间很快到了2004年。当时,海淀区规定所有有特教需求的孩子都应该受到教育。于文也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当时已经是培智中心学校校长的她咬着牙做了个决定,自己和学校的老师开始实施"送教上门"服务。
送教上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学校里的教师资源本来就不多,当于文和教师们在繁忙的教学计划中挤出时间,提着教具送教上门的时候,通常会吃到闭门羹。家里有个智力残疾孩子让这些家庭蒙上了很重的阴影,要让他们走出来,让这个家庭阳光起来,是实施送教上门的第一步。于文带着教师们按照区里提供的残疾儿童名单,陪着笑脸敲响每一家紧闭着的门户。他们耐着性子解释自己来自哪里,为何而来。他们给孩子们带去各种各样专业的教学和康复用具,用他们的心捂暖孩子和家长冰封的情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于文和老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孩子和家长们终于接受了这些送上门来的老师。看到躺在床上的孩子脸上有了笑容,甚至有的残疾状况有了缓解,家长们对老师感激涕零。孩子们则每天翘首盼着老师的到来。
随后,于文专门在学校成立了送教上门教研组,十位老师自愿成为了专职的送教上门教师。这也是全国培智教育第一个送教上门教研组。
送教上门是一件辛苦的事。这十位教师在学校里没有教室,没有黑板,甚至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办公桌。每天他们拎着教具箱,挤着公交车奔波在海淀区的各个角落,夏天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冻僵。更重要的是,每天面对苦难的家庭和压抑的人群,甚至没有一个同事可以交流,这让他们在心理上很痛苦。
曾经有教师告诉于文,自己每次送教回来,都要去大商场逛一次,或者去电影院看一场热闹的喜剧电影。因为只有看看繁华的世界,舒缓掉垃圾情绪,自己才能坚持下去。
如今,于文和她的团队已经累计送教上门12年之久,被他们教过的孩子无可计数。送教上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课程。那些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孩子,也成了他们学校的特殊学生。
融合教育——让孩子们回到普通课堂
随着对外交流的越来越多,于文对于国外特殊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一次,于文和一位前来参观的国外专家交流时,对方说:"在我们国家,只有残疾程度很严重的孩子才会进入特教学校,残疾程度比较轻的孩子,一般都是采取融合教育,让他们到普通的课堂里去的。"
外国专家的话引起了于文的深思。经过一番考虑和探讨之后,她做了一个决定,要把自己学校的孩子送到普通课堂去,让他们融入学校,融入社会。为此,于文开始奔波于各个学校之间,为孩子们寻找可以接纳他们的课堂。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回想多年以前,一些学校之所以成立"辅读班",就是为了将这些残疾孩子分离出来,不让它们影响普通学生。现在,忽然有人要把这些孩子再送回普通课堂,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几乎没有一家学校愿意接纳这些孩子。为此,于文几乎跑遍了所有能跑的学校,找遍了所有能找的熟人,央求对方能够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
同是教育工作者,于文平时和一些校长还是很熟络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有一些关系好的校长勉为其难地点了头,同意让特教学生到普通的课堂上"试试看"。于文也一再对这些校长承诺,前来"融合"的孩子都由自己的老师带领,绝对不给学校增添任何麻烦。
就这样,特教学校的一批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在于文的亲自带领下,走进了普通学生的课堂。
融合教育,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特教学校的老师们不得不加倍工作,才能匀出师资力量来让老师带领孩子进入普通课堂。每一个融合教育的老师,一个学期只能带两名学生。他们跟着孩子一起去教室上课,教他们如何看课表,如何跟老师同学沟通,如何适应普通学校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普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惊奇地发现,班上的特教学生居然真的能够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而且他们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于是,他们开始逐渐接受这些特教学生,并且尽其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学校也彻底接纳了这些学生,把他们当成了学校的普通一员。
看着特教学生不用教师带领也能够自己去普通学校上学,于文带着笑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在她看来,她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受过的所有委屈都是值得的。
如今,经过于文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努力,海淀区的特教学生有80%以上都进入了普通学校,人数达到1500人。只有一些残疾程度比较严重的孩子还留在特教学校里。
现在,于文和她的团队又开始着手进行一项新的尝试。她说,她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特殊教育变成一种专业服务支持到融合教育中去。因为在长久的观念中,人们都把特殊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她看来,特殊教育应该是一种专业服务。这种服务应该跟随着、支持着这些孩子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于文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她是这样想的,也已经着手去做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看到这位全国特殊教育的先行者,用她的力量再次推动特殊教育向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