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之本在教育,立教之本在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就是教育人才。特别是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决定着海淀教育的未来。
海淀区坚持人才强教,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保障教师资源供给,优化干部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升干部教师队伍水平。依托区教育党校,开展各级各类干部培训;通过建立名师工作站、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名家工作室、引进“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教育人才储备库”等举措,打造海淀教育人才高地,为海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资源。
目前,海淀区共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近 3.4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2.4 万人。一支以 214 名在职特级教师为引领,以 318 名市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 4836 名区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基础的名师梯队已经形成。
自“十二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倡导“学校中生长出教育家,课堂中走出教育家”的理念,以教育家办学及名师教育教学实践系列研讨会为载体,努力为教师群体的成长搭建舞台,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至今已面向社会推出了 20 余位名师、名校长。
2017 年,海淀区教育系统推出了 2 位名校长、1 位名书记、2 位名师。在研讨会上,他们向大家分享自己思考、探索与成长的过程,带动和引领更多教师以教育家的理想、情怀和担当走向专业发展之路。
北京市育英学校于 1948 年建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传统的学校,培养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如今它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有一片果园,从开花到结果,都是花儿静静地绽放,果子挂在枝上,没有一个人去采摘,师生们对此习以为常。育英学校的校风便由此而来——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因为这里的学生知规矩、有爱心、守礼仪;这里的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这里的校长心无旁骛,静心办学。
于会祥校长于 2011 年 6 月来到育英学校,他坚信学校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他和“土生土长”的严华书记齐心协力、党政同向,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开拓创新,立志要把育英学校办成一所“文化有脉、学校有魂,办学守正、遵规守恒”的充满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学校。他们凝心聚力,以思想为引领,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带领育英师生,共同打造新时期的红色家园,使这所历史名校焕发了新的活力。
“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本真,让生命发展回归本源,让学校返璞归真。”6 年来,他们引领育英“成长中的教育家群体”,共同梳理学校特色与亮点,形成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主动学习、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共同成长”的系列办学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还开启了“扁平化—矩阵式”管理模式,构建了学部与学科共同对教育教学负责的机制,组建了超越矩阵横纵边界的“课程研究院”;研究制定了“育英学校阶梯行为习惯指标体系”,并且将一贯制办学的着力点定位在“课程一贯制”上,通过变革学校课程结构,提升课改品质,构建了以“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为支柱的,满足 1—12 年级学生连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在研讨会上,于会祥校长和严华书记分别作了报告。对教育使命与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他们最宝贵的品质。他们在办学实践中的思考与行动诠释了党政同心聚力、互相配合、共创学校美好未来的信念与追求。
海淀区实验小学成立于 1965 年,50 多年来,学校秉承“守真、从善、修美”的办学理念,坚守“素质立校、特色引领、内涵积淀、创新为先”的发展原则,把“求真务实、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一校五址的教育集团。
赵璐玫校长是和实验小学一起成长起来的,从班主任一步步走上校长的岗位,工作重心也由此转向学校的顶层设计、统筹管理、特色发展等深层次问题。她带领全体教师扎根教育的土壤,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教育改革之路上。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赵璐玫不禁开始思考:集团化办学并不是优质校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本校产生强大的源动力,辐射带动分校区共同发展,不仅要求“形的统一”,更追求“神的融合”。如何实现神形俱合、凝心聚力、联动发展?
学校文化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赵璐玫决定以校训为切入点,从“慎守其真”“从善如流”“君子修美”的古训中汲取精华,确定了“守真、从善、修美”的新校训和学校文化,并在师生中形成了价值认同。
一校多址办学,带来了诸多管理问题。在思索求解中,赵璐玫想到了管理学的“雁阵”效应:南飞北归的大雁是自然界的智者,它们分工明确、有序组合、相互依存、团结协作,朝着相同的目标奋力前行……她巧妙地将“雁阵效应”运用于队伍建设,创设了横纵结合的“雁阵”管理结构,搭建了研修平台和多维技术联络立交桥,形成了校长负责制下的总校区横向主管责任制、分校区纵向分管责任制,呈现出四校区融通、多维度贯通的特点,实现了学校管理层集体智慧的优化组合。她注重下移重心,强化中层管理作用,每个年级与每个学科教研组都配备了一名跨校区大组长统筹牵头,组长们都是学校工作的决策参与者和行动落实者,结合上情与下情,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建言献策。
几年来,学校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岗位设置、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都实行统一管理、融通共享,同一个法人,同一套班子,全体教师同工同酬,校区间合理流动,实现了和谐发展。
“体育也是德育,体育课堂也要充满人文情怀”,正高级教师丁玉山从教 35 年来,初心不改,坚持“学校体育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功能”“体育教师要发展成博雅型人才”的理念,把体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从科学地传授技能,发展为弘扬学生主体精神,追求心智全面发展,彰显生命价值和意义。
体育是学校教育和体育教学的交叉点,体育课的功能不仅是打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更要培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因此,即便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课,他也能教出文艺范、时代感,俨然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儒雅气质的专家型教师。
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使丁玉山老师感受到,体育教学必须符合新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多数学生在跑步前都跃跃欲试、信心满怀,可当他跑起来以后,他的大脑就和脚底有节奏的步伐形成了矛盾。因此,我们不能因投其所好而冷落了具有锻炼价值的教材,而是要利用科学知识、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变枯燥为乐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落实体育核心素养、活化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持久的挑战。他认为,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师的自我修炼就是持续地再学习,以适应培养未来社会人的艰巨使命。
文武俱佳是丁玉山的特点,丰硕的著述和科研课题成就了他的教育思想。参加工作至今,他始终坚守在体育教学一线,以惊人的勤奋、超人的毅力,在体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累累硕果。对于荣誉,他看得极为平淡,“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体育教师,能够举办教学实践研讨会,所激励的不仅是我本人,对体育教师、体育学科都是一个高度的认可。在这样的动力鞭策下,我们要按照新时期的新要求,使教学工作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时尚性,让学生更乐意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进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作为特级教师的杜毓贞,如一面旗帜,是红色的,有着大爱之心;是舞动的,活跃在教学舞台;是向前行进的,永无止境地做学问。
35年来,杜毓贞从思想政治教师到德育主任,再到清华附中副校长,始终在德育这片沃土上耕耘。在她看来,政治学科肩负着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习惯养成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家国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的重大使命,其最终的追求就是立德树人、涵育化人。
20 世纪 90 年代,她就率先采用了课堂讨论、自学导读、学生试讲、论文讲评、社会调查及评比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来改革政治教学,这样的前瞻性和预见力让她在新课改中成为引领者。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先解惑,再传道,最后授业”的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她致力于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来,强调“学生需求就是真问题”“教师应该是一个顾问、一个聆听者、一个意见的参与者、一个支持者,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解惑释疑的引导者”,这背后,正是为人师者,对学生的爱与尊重。
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杜毓贞说:“我至今还记得您和我们班讨论中国文化自信的问题,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下课了还继续讨论。您教会我的不在于各种学问,而是爱好学问的兴趣,以及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如何研究学问的方法。”
凭借着对教育事业深切的情怀、对学生浓烈的热爱、对教书育人崇高的追求和对政治学科独到的理解,杜毓贞老师将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她更加认识到,教师要有预见性地提供学生面向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以杜毓贞老师为代表的清华附中政治教师团队,把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将思想政治和德育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学科育人方面不懈努力,涵育化人、润物无声、久久为功,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技术支持: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
中文域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政务.cn www.288365.com.政务.cn
邮编:100195 京ICP备17037050号 联系我们:8848730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01号 网站标识码:1101080045 网站地图